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

【EJFQ信析】科企盈利續提升 突破還需新亮點

港股甫踏入9月份即跳升,恒指以25508點開市,已重越10天和20天線,最多飆560點,埋單報25617點,上揚539點;主板成交金額連續6個交易日超過3000億元,達3802億元,證本輪漲勢具交投配合。

港股急漲,焦點肯定是阿里巴巴(09988),據報道旗下人工智能(AI)晶片技術獲重大進展,有望成輝達晶片的替代品,一方面顯示其研發力量提升至新層次,另方面可助中資在美國「禁售令」下突圍,股價裂口高開早市雖呈反覆,午後再上攻,收報137.1元,進賬18.5%,屬2020年「回流」港股以來最二佳,僅遜於2022年3月16日的27.3%(當天恒指勁彈1672點或9.1%),並為藍籌之冠。

其他板塊亦相當悅目,例如紫金礦業(02899)於國際金價8月底刷出紀錄收市新高支持下又破頂,升7.7%,石藥(01093)、藥明生物(02269)、藥明康德(02359)進賬7.5%到9.1%;中銀香港(02388)市傳計劃發行穩定幣也炒高6.7%。上述不屬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的藍籌縱強,科指依然些微跑贏,收報5798點,上揚124點或2.2%,原因之一是比亞迪電子(00285)與阿里健康(00241)都漲約7%,在成份股比恒指少下發揮了較大作用。

比亞迪(01211)卻是昨天恒指與科指跌幅榜的「雙冠軍」,由於上半年毛利率下調,令新能源車行業「內捲」拖累盈利的問題憂慮加劇,股價挫5.2%,報108.4元,已挨近4月初對等關稅衝擊時位置,較今年5月歷史高峰155元,共瀉超過三成。

表現惡劣的還有美團(03690),上星期放榜證實外賣大戰損害利潤超過估計後尋底,昨逆市再創52周新低98元,既曾失「紅底股」地位,又代表去年組合拳迄今升幅蒸發,由一年峰值計下滑54.8%;並持續成為科指無法突破3月份前頂的絆腳石。

附【圖】所見,科指8月初站穩50天線後重拾漲勢,市場原本憧憬科企可借助業績期闖關,惟去周觸及5853點便回落,跟3月時的6195點尚有距離,未如恒指般於8月25日創出近4年新高。事實上,新經濟股成績表多數也不致遠遜預期(美團除外),只是缺乏「驚喜」,直到阿里才帶來新亮點,卻仍無力帶動科指刷出今年高位,然而,隨着整體每股盈利提升,市盈率已下降至21.6倍,估值返回偏低水平,相信續成為前景向好的基礎。

總括而言,內捲問題雖困擾科指,惟多個板塊盈利可抵消其影響,指數穩升趨勢有望延續,但或要等到「AI概念」進一步擴散,才能再次發力。

信報投資研究部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,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