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

【EJFQ信析】亞股搶先破關 恒指勢追落後

華爾街「股王」輝達破頂停不了,周三(16日)再刷收市新高,帶挈納指同步改寫紀錄;「港版納指」則未見造好,恒生科技指數周二攀上4月後高位5531點便乏力回落,重磅科網股昨繼續裹足不前,科指埋單報5448點,微升30點。

科指力保不失,主要是靠推出新車的理想汽車(02015)急飆9.73%撐起,惟該股強勁表現未足以支持恒指同樣報捷,港股昨高開曾進賬154點後轉反覆,倒跌18點收市,報24498點。

港股連日在24500點附近爭持,區內股市卻已悄悄起動。MSCI亞太股市(日本除外)指數(下簡稱亞太指數)周三一度衝上653點,屬2021年11月18日後逾3年半新高,看好聲音依然不絕於耳。

高盛日前發表亞洲區股市報告,把亞太指數的12個月目標價,由原來680點調高至700點,意味尚具近8%潛在上漲空間。該行指出,亞太指數今明兩年預測每股盈利(EPS)分別有增長一成,續為升市主要動力;新興亞洲股市自2024年中到2025年4月下旬淨「走資」合共約千億美元,過去3個月資金流向「非美」資產下,迄今僅四分一資金重返亞洲,因此相信區內股市可望進一步上揚。

另一方面,花旗以盈利改善且估值合理為由,把中國及南韓股票評級提升至「增持」,該行策略師預料,亞太指數亦將受帶動,至到2026年年中可再漲約7%。滬深300指數與南韓KOSPI指數的預測市盈率分別報13.99倍和11.48倍,皆高於恒指的11.06倍,若果中韓股市獲睇好,恒指估值應更具上調空間。

事實上,亞股前景續俏,港股市場預計都能夠分一杯羹。附【圖】所見,恒指與亞太指數5年相關系數達極高的0.908,兩者漲跌幾近同步,倘若亞太指數強勢未止,港股確存在不細追落後機會。亞太指數自2023年10月反彈以來,也曾多番跑贏,最終恒指每次皆會從後趕上,假設歷史重演,推算恒指可輕鬆升抵25000點。

值得留意的是,從期貨市場交投看,交易員似乎已蠢蠢欲動。彭博數據顯示,恒指期貨未平倉長倉合約(long open interest)由4月底9萬張,逐步增加到目前超越12萬張水平,為去年10月中央組合拳引發的「瘋牛」市況後最旺,反映愈來愈多資金押注睇好港股,可構成新動力,相信恒指突破3月中24874點、刷出今年新高只是時間問題。按技術角度分析,若順利破關,下一個目標應挑戰26200點,亦即2018年紀錄峰值至2022年谷底計算反彈黃金比率61.8%位置。

信報投資研究部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,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