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

FT:滙豐73%香港商業房貸列為高風險

面對本港零售業持續低迷、寫字樓需求疲弱,英國《金融時報》(FT)報道,滙豐銀行截至今年6月底,本港商業物業貸款中,有高達73%貸款被列為「高風險」或「已減值」,較去年同期低於30%大幅增加,反映香港地產市場仍面對深層壓力,恐對盈利帶來壓力。

報道,香港是滙豐最大收入來源地區,在香港貸款總額2340億美元中,商業物業貸款涉約320億美元,即逾13%比重。據戴德梁行數據顯示,自2022年以來,香港甲級寫字樓租金已累跌逾20%,空置率創新高達到19%。

滙豐表示,在更新預測借款人違約機率內部模型後,被標記為信用風險增加的香港商業物業金額自今年初由65億美元,大增至181億美元。儘管高風險的貸款仍在履約,但被視為「減損」(impaired)的貸款,亦由45億美元增至51億美元。

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主管Reeves Yan表示,銀行今年在清理不良貸款的力道更大,上季可看到約一半交易面臨財務壓力。晨星亞洲金融分析師Michael Makdad稱,香港有許多房地產公司明顯地面臨壓力,肯定在發出重大警告訊號,現象亦已經持續一段時間。

報道指,滙豐主要問題大部分來自恒生銀行(00011),分析師表示,恒生向小型發展商和企業提供貸款比例較高,部分正面臨財務困難。據高盛報告稱,恒生截至6月底不良貸款率達6.7%,創新高,問題在於本港中小型地產商業務並非多元化發展。

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(Georges Elhedery)上月稱,香港住宅市場已見回穩,惟寫字樓供應過剩,加上零售商舖交投偏淡,成為內部調整CRE風險評級的主要原因。據滙豐上半年業績顯示,預期信貸損失按年多9億美元,為19億美元,撥備包括香港商業房地產相關準備,以及非住宅物業供應過剩導致租金及資本價值面臨持續下跌壓力。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,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